現代社會人們對于信息獲取的迫切需求以及參與社會活動時間的逐漸延長,對不同場景下的視覺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PanOptix Toric散光矯正型自然視覺三焦人工晶體在我國上市,為白內障合并散光患者矯正散光的同時,也能使患者術后獲得全程清晰視力,讓患者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一術摘鏡”的美好愿景。
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逐漸加重,我國約有80%的60歲以上人群受到白內障的困擾。據不完整統計,白內障患者中有41.8%的患者有大于100度的角膜散光。
PanOptix®Toric“一術摘鏡”廣受歡迎
遠/中/近距離視力&散光矯正
散光三焦點晶體的植入,是北京華德眼科醫院白內障手術的又一亮點及突破。它能夠快速性解決白內障、近視、遠視、老花以及散光等多種視覺問題。手術過程中,丁振強院長運用飛秒激光輔助技術提前設置好各項數據,電腦執行撕囊、劈核、切口設計,在超聲乳化步驟后,植入新的散光三焦點人工晶體,短短10幾分鐘,一氣呵成,為患者帶來了遠/中/近全程自然清晰視界。
據丁振強院長介紹,PanOptix®Toric 散光矯正型三焦點人工晶體,可提供+1D ~ +3.75D的散光矯正范圍,進一步擴大了PanOptix®三焦點人工晶體的適用人群,為合并散光的白內障患者帶來更多選擇。與其他散光矯正晶體相比,PanOptix®Toric 三焦點人工晶體為患者在近、中、遠距離三個距離的清晰術后視覺質量,帶來自然舒適的視覺體驗。
獨特光學設計優勢
提供更優術后視覺質量
PanOptix®Toric 三焦點人工晶體不僅提供卓越的老視及散光矯正視覺質量,更為患者帶來舒適的術后自然視覺體驗。其基于AcrySof® 平臺,同時應用 ENLIGHTENTM煥能光學技術, 在設計上有多個獨特優勢:
①在瞳孔大小為3.0mm時,可以實現88%的光能利用率,在全程視力范圍提供清晰的視覺質量,提供了高的光能利用率;
②實現了更符合亞洲人的60厘米處的**焦點設計,讓患者的中距離視覺更加自然舒適;
③4.5mm衍射區為設計,使瞳孔對于不同光照條件下的適應性更好,讓更多患者可以更好的體驗到老視矯正的獲益
。
PCO發生率低,旋轉穩定性高
更加安心*
PanOptix®Toric 三焦點人工晶體,同樣為疏水性生物材料,大幅降低了PCO發生率,及Nd:YAG比例。其方邊設計,也是業內公承認以減少PCO發生的設計理念。
此外,散光矯正型人工晶體的旋轉穩定性是白內障手術醫生關注的重點。人工晶體植入后,每旋轉1°,將會減少3.3%的散光矯正功能。當旋轉>30°,人工晶體的散光矯正功能將會有效丟失。PanOptix®Toric其旋轉穩定性在AcrySof®IQ Toric上已經有了充分的證明:
①術后6個月,植入PanOptix®Toric人工晶狀體,94%的眼睛可在預定軸向5°之內;
②術后12個月,PanOptix®Toric人工晶狀體的平均偏離植入軸向為2.7°;
③低于0.5%的PanOptix®Toric人工晶狀體在術后12個月由于旋轉原因需要調位。
PanOptix®Toric植入患者
暢享脫鏡生活
全新視界 晶彩散耀
*后,丁振強院長表示PanOptix® Toric在我國多地區上市后為廣大老視、白內障合并散光患者帶來更好的術后視覺質量,北京華德眼科醫院是國內同步開展首批植入手術的醫療單位之一。散光三焦晶體不僅實現了快速白內障手術同時解決白內障、老花眼、近/遠視眼、散光等多種問題,為更多的白內障患者帶來獲益,助力實現一術摘鏡,衷心祝愿PanOptix® Toric為更多患者帶來更舒服的術后視覺體驗!
PanOptix®Toric散光矯正型自然視覺三焦晶狀體具有更好的人工晶體穩定性、更廣的散光矯正范圍、更低的PCO發生率、更舒適的中距離視力,讓白內障散光患者實現“一術摘鏡”暢享自然脫鏡視覺。
北京華德眼科醫院業務院長
丁振強 博士
專業資質:
主任醫師 北京301醫院眼科博士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委員
中國非公協會眼科專委員會委員
角膜塑形協會亞洲分會會員
技術特長: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近30年,擅長飛秒激光、飛秒激光聯合有晶體眼人工晶體ICL晶體、 TICL晶體手術矯正近視、散光、高度近視、高度散光,已6萬多例飛秒激光、ICL、老視白內障手術。
老視門診出診時間:每周一、二、四上午
高度近視門診出診時間:每周三、五上午